秦赵大对决:长平之战

今天要说的是发生在战国末年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次著名战役:秦赵长平之战。之所以说这次战役著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战国最后40年中国局势的走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百万的兵力,战争规模空前,且集重兵于一役。像这样的大规模的战争,只有后来的楚汉之争和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能与之媲美。
  
在介绍战争之前,先来看看战争的两个主角,秦国和赵国。
 
先引一段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这是我们高中学过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顺着这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大体可以捋清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发展轨迹。但这还不完全,因为秦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东周初年就已经建国,而上述文字只是讲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情况。为此,我还要先补充一下。
  
秦人最早是生活在西北草原上为周天子养马的一个民族。西周末年,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而“烽火戏诸侯”,失掉了天下诸侯的信任。后来,为了褒姒,幽王还要废掉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而周幽王的王后,也就是太子的母亲,是当时的申侯(申国的国君)的女儿,因此太子逃到了申国。这个申侯,为了一己私利,居然联合西方的犬戎去攻打周朝的国都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的军队杀进了京城,周幽王在骊山被杀,褒姒的儿子,太子伯服也被杀。天下诸侯听说镐京被破,纷纷发兵勤王。打退了犬戎。重新立申侯的外孙宜臼做周天子,是为周平王。但是,由于犬戎的掠杀,京城镐京已经破败不堪了,所以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历史上把这一事件作为东周和西周的划分点。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人因为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爵位为伯爵(中国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秦国是第三等的)。这就是秦国的诞生过程。在封侯的同时,周天子承诺,如果秦人能打败西方的蛮夷,那么所得的土地就都封给他。后来,秦人还真的称霸了西戎,得到了大片土地,从一个西方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了强国。但是历代秦国国君在试图东进的时候,都遇到了阻碍。
 
当时秦国在东方的邻国是强大的晋国。晋国是一个比秦国更加古老的国家,其第一任国君是唐叔虞。这个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幼子,是后来的周成王(姬诵)的小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但武王在位三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王做了天子。成王继位的时候还是小孩子,由周公辅政。于是后来就发生了咱们高中语文课学过的“桐叶封弟”的故事。说两个小家伙在玩耍的时候,周成王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给了叔虞,并且对他说:“这个玉圭是我送给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史官们听后,把这件事件告诉了周公。周公见到成王,问:“你真的要分封叔虞吗?”成王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却认真地说:“君无戏言!说了就一定要做”。后来周公灭掉了唐国,鉴于成王曾经“桐叶封弟”,便将叔虞封到了唐地。后来,叔虞的儿子在位时,因境内有晋水,故改名为晋国。
  
到了东周时秦国建国的时候,晋国已经存在300多年了。
 
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晋国在春秋时期一直都是北方的强国,不论是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时候,还是晋国内乱频频的时候,晋国都是北方各国的盟主,能与之叫板的怕也只有齐国。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国,秦国东进的计划大大的受阻了。以致秦国只能更多的和晋国修好,因此两国其实渊源很深。这才有了“秦晋之好”这句成语。
 
不过,秦国也很有能耐,秦穆公的时候,秦国称霸西方,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了。
 
关于春秋和战国的时间界限。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我从小就知道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是在公元前475年,但我一直都以为是因为“三家分晋”发生在这一年。直到去年读了《东周列国志》我才发现,“三家分晋”发生在公元前403年。这下子我也糊涂了,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目前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观点。
观点1是公元前475年或476年,这是主流观点,教科书上都写这个。因为在前475年,周朝换了一个天子,周元王。
观点2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是因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这一年开始纪事的。
观点3是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因为《春秋》的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的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晋国作为周朝时期的一个大国,自然也孕育了一大批极有权势的朝臣。朝臣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不断展开火并。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晋国的卿大夫只剩下韩、赵、魏、范氏、中行氏、智氏,6 家。后来,韩、赵、魏、智四个家族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再后来,智氏又打算联合韩、魏去吞并赵家,但韩、魏被赵说服,三家联手反而灭掉了智氏。这样,晋国就形成了韩、赵、魏三家(韩康子、赵襄子和魏桓子)并立的局面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让周威烈王封他们做了诸侯。但晋国并未彻底灭亡。直到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废掉晋国国君,这才成为各自独立。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此时的赵国北邻燕国,东邻胡人,西邻楼胡,林烦等部落,与秦国只一河之隔,处于四战之地,赵武灵王为了抵御敌国入侵,实施军事改革。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日益强大,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拓地千里。成语“胡服骑射”便由此而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使得赵国再战国年间迅速强大了起来,在东方三国(魏、齐、楚)相继衰落的战国中后期,赵国承担起了对抗强秦的重担。(BTW 赵武灵却也没得善终,被儿子关起来活活饿死了)。
  
回过头来,再看贾谊的《过秦论》。就从秦孝公说起。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于是引发了后来改变秦国命运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年间,各国变法中最成功、最彻底的一次(战国时,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但都不彻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公元前336年,秦孝公死去,秦惠文王继位。在春秋、以及战国前期,虽然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争雄。但本着“尊王攘夷”的传统,只有周天子才称王(如周文王),各诸侯仍然称“公”,称“伯”(按爵位来的,公、侯、伯、子、男。如秦孝公),只有大逆不道的楚国在春秋时就称王了(如楚庄王)。但是到了公元前344年,魏惠王首先称王了。随后各主要诸侯相继称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称王了。他在位期间,灭掉了巴国和蜀国,秦国正式成为了强国。
 
秦惠文王之后的秦武王只在位四年。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继位(也有人称他为秦昭王),这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秦昭王在位期间,秦国和赵国发生过多次摩擦,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的故事。由于赵国将相和睦,秦昭襄王虽威震天下,却受辱与赵国大臣蔺相如。可见秦国还是忌惮赵国的实力,不敢造次发难。
 
公元前269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秦国是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的,它暗中积聚着力量,等待同赵国决战的有利时机。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采纳范雎远交近攻之策,连续4年不间断进攻韩国。相继占领了韩国的少曲、高平、南阳、野王并阻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秦国大规模的伐韩意图非常明确,一来可削弱韩国并为秦军东出,开辟通道;二来则可抢前攻占大行山以西各军事要点,对赵魏两国造成高屋建瓴之势,为下一步打击他们做准备。韩桓惠王在秦军凌厉的攻势之下焦头烂额,知上党必不保,故献上党于秦,求和以自保。但是,韩上党太守冯亭为促成三晋联合共同抗秦的局面,拒绝执行王命,反将上党十七县献与赵国。
 
赵国内部关于是否受地问题发生分歧,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冯亭献上党是引秦赵相争的嫁祸之计,不可受地。而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强硬派认为不战得上党十七县,控山西形胜之地机不可失,赵应迅速接收上党以防被秦国占先。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之议,派兵接收上党。赵国虎口夺食,激怒了强秦。
 
范雎劝秦昭襄王转兵锋大举伐赵,还以颜色,破三晋合纵之势,以决韩魏两国之后援。于是,公元前261年初,秦昭王令全国男子上报年龄,进行总动员,发倾国之师攻赵。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宜阳攻韩国堠氏以防韩魏援赵,用以掩护大军侧翼。秦军主力由左庶长王龁率领出安邑以迅雷不及掩耳(没有“盗铃”)之势直取上党。由于实力悬殊,上党陷落,韩赵长党军民退守赵境长平。秦军主力迅速向长平推进。赵国见情况危急,紧急征发大军由老将廉颇统率星夜驰援长平。秦赵两国重兵集团之间的历史性大决战由此展开了。
  
很多人和资料都对当时秦赵两国的军事实力做过对比。数据很多,我就不引用了。但总之就是一个结论:秦军相对占忧,但这个优势不是决定性的,不能左右战局。至于此后谁胜谁负,就要看双方统帅的运筹了。
 
公元前260年春,赵军的先锋部队在长平以南与秦军激战,全军覆没,赵军初战皆不利。于是,廉颇率赵军主力四十五万退守长平以北,成囤居之势,筑垒自守,避不出战。此后几个月间,王龁率秦军猛攻赵军营垒,双方战斗激烈,均损失惨重。赵军凭借地形,坚垒不战。秦军在多次攻坚战中,死伤大半,攻势也逐渐减弱。双方逐渐进入相持阶段。
 
这个时候,范雎使出了反间计。他派间谍在赵境内制造谣言,散布舆论,说秦国谁都不怕,就怕赵括率兵。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撤换廉颇,起用了年轻将领赵括为大将统率全军。秦国得知后,则暗中起用名将白起,并封锁一切消息,下令:凡透露白起为将者,立斩。赵括至长平后,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备同秦军决战。秦军诱赵军出战并佯退,赵括不知虚实,自率赵军主力倾巢追击,直至秦军营垒,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从两翼迅速穿插至赵军之后,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断赵军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守部队。秦军至此完成了对赵军主力的合围。
 
秦军为防止赵军突围,在赵军被合围后,迅速出动轻兵反复冲击赵军,以挫其兵锋。赵括为防赵军被分割歼灭,命全军修筑营垒工事,联成一片,坚守待援。赵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传至邯郸,赵国朝野深为震惊,迅速在全国搜集留守部队,竭尽全力援救长平。为防止赵军里应外合突围,秦昭襄王亲赴前线尽征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组建了打援兵团,绕到了赵军长平大本营之后,实施了更加深远的纵深包围,彻底阻断了邯郸与长平之间的一切联系。至九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以达四十六日。赵军割死尸,宰战马,杀伤兵为食,人心浮动,濒临绝境。赵括知形势危急,集中所有精锐部队分为四个编队,不分昼夜,轮番突围。赵括身先士卒率赵兵冲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结果也留下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赵军大将战死,丧失统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无望,军心崩溃,全体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秦军受降,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人之心,而将四十余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
  
这里稍微评论一下。我看过有些文章评论,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廉颇,并非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而是当时形式所迫。我们知道,两国交战,名为交兵,实则较量的是综合国力。赵国虽然是强国,但论综合国力,则远不如秦国。赵国虽然是强国,但是四面受敌,经济发展也严重滞后。而秦国地处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李冰的一个都江堰,造就了巴蜀“天府之国”,秦国得到了一个大粮仓。(后来的郑国渠又把关中变成了另一个粮仓),秦国的国立积攒多年了,家资殷实。所以,在这种持久战中,秦国比赵国更能坚持下去。而赵国底子相对薄很多,如果战争拖的太久,国家经济就会崩溃(那可是45万人啊)。所以,即使秦国不出反间计,恐怕赵孝成王迟早也会换掉一心打持久战的廉颇(战法虽对,但并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请求秦昭王乘胜追击,拿下邯郸。但这是,赵国也派出了说客到秦国找到了当政的范雎,说:如果邯郸城破,赵国灭亡,那白起的功劳就大了,到时候恐怕连您都比不了他了。范雎听后,便劝秦昭王退兵,同时,赵王有许诺割让六个城池求和,于是秦昭王下令退兵。白起知道当然十分不爽了。
 
可是后来赵国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并撕毁了约定,没有交出城池。秦昭王大怒,再次发兵攻打赵国。白起因为赌气,装病决绝出战,惹怒了秦王,被杀。秦昭王派大夫王陵率军从上党进攻邯郸,引发了“邯郸之战”,这是长平之战的延续,我也略做交代。
由于赵国军民上下一心,又怀长平之恨,所以誓死守卫国都。秦军围困邯郸多日,无法破城。这时,赵国向临近的魏国请求援助。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赵国平原君的小舅子,当然替姐夫说话了。于是,魏安嫠王派大将晋鄙领兵10万驰援。但秦国也展开了外交攻势,他们派人到各个诸侯国威胁说:秦军攻邯郸,旦夕且下,诸侯有敢救赵者,城破后必移兵击之。于是,魏安嫠王也不敢动弹了,这下救援赵国的大军便迟滞不前。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熟悉了,就是我们高中语文课学过的那篇《信陵君窃符救赵》。简单的说,信陵君按照门客侯赢的计策,找到了魏王宠爱的小妾如姬,求她帮忙从魏王身上偷取虎符。如姬早年父亲被害,是信陵君替他报仇的,所以这次当然帮忙了(所以我说,多帮助mm是有好处的)。信陵君拿到了虎符,来到前线,让晋鄙发兵,晋鄙怀疑,不从命,结果被信陵君带去的勇士朱亥打死。魏国进军邯郸,秦国也只好退兵了。
长平之战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同时也震慑了东方六国。从此,东方在也没有哪个国家能与秦国抗衡。从长平之战算起,40年后,秦国又经历了三代君王,终于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此条目发表在先秦历史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